文件名称: | |||
索引号: | |||
公开目录: | 公开责任部门: | ||
发文日期: | 公开形式: | ||
生效日期 : | 有效期: |
市博物馆开展“讲好文物背后的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活动
8月11日,来自我市的20名各民族青少年学生前往市博物馆,参加该馆举办的“讲好文物背后的民族团结故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学第一期活动,共同体验感受邵阳璀璨夺目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加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继承民族团结精神。
在理论培训环节,身着汉服、苗服、蒙古服饰、回族服饰等各民族服饰的小朋友受邀进行自我介绍,展示各民族服饰的特点,让学生们感受各民族服饰独特的美。随后,市博物馆讲解员介绍了市博物馆的三大“镇馆之宝”——猕猴头骨化石、商代夔龙壶和古代钱币宝庆元宝,带领学生们进行搓脸、喷唇、双唇打响等练声训练,现场传授讲解技巧、讲解礼仪,并耐心地纠正孩子们的站姿、走姿、手势等细节,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历史知识和讲解员工作的认识。
文物承载着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也维系着民族精神。理论培训后,学生们走进市博物馆展厅参观学习。在讲解员的生动示范讲解下,一件件古老而珍贵的文物、照片珍藏如同一幅画卷徐徐展开,孩子们仿佛推开了历史之门,跨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与圣贤交谈,尽赏邵阳历史文化宝藏,深入了解邵阳的前世今生、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熟悉市博物馆的文物珍品,市博物馆工作人员选取了十多件珍贵文物作为讲解对象,并为每位孩子提供了讲解词,现场逐一指导。实地演练后,小小讲解员们正式“上岗”,为游客们提供讲解服务。
本次活动分为两期,旨在让学生们了解邵阳的历史文化,激发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文物背后的民族团结故事,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参加这个活动,体验了现场讲解,让我们深入了解了邵阳的历史民俗文化,也锻炼了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也增强了我们作为一名邵阳人的自豪感和荣誉感。”大祥区百春园小学四年级回族学生张钦柔感慨地说。
主办单位: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联系电话:0739-5323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