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分享到:
12.30.(报市委)市文旅广体局2024年工作总结
文件名称: 12.30.(报市委)市文旅广体局2024年工作总结
索引号: 4305000015/2025-03222  
公开目录: 规划计划 公开责任部门: 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4-12-0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生效日期 : 2024-12-09 有效期: 长期

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文旅厅、省体育局和省广电局的精心指导下,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围绕打造知名山地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目标,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提升产业综合实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旅游市场持续繁荣

精品文旅产业链持续建强。2024年,我市签约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44个、2亿元以上项目19个、10亿元以上项目3个;招引“三类500强”项目2个,签约并落地项目到位资金总额25.23亿元,签约并开工项目累计完成投资总额17.53亿元。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新增33家达到341家,实现营业收入148.96亿元,占全省总量比重达6.3%,总量排名全省第五;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4395.7592万人次,同比增长14.35%,实现旅游消费457.4798亿元,同比增长14.31%,增速均居全省前列全年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   万余人次,同比增长   %,实现旅游消费突破    亿元,同比增长     %

文旅科技融合深度实施。我市以第三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为主要抓手和实施平台,大力推进“文化+科技”赋能旅游事业。考察项目《巫水河边月正圆》是全国首例水上苗乡数字幻游项目,将“行船游赏”的古典韵味与“数字光影”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为我市打造了一个“文旅+科技”融合发展的示范点。国庆期间,赴城步巫水河畔参加水上苗乡数字幻游的游客爆棚,城步累计接待游客125.27万人次,增长52.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37亿元,同比增长52%,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旅游品牌创建持续发力。今年,已通过4A级旅游景评3家,新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1、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1家、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5家、精品民宿聚集区、精品营地各3个、精品村、精品廊道各4个;创建省五星级旅游民宿3、省四星级旅游民宿2、湖南首批“金牌导游工作室”2家、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2个;10地入选第二批湖南文旅消费“新生代·新场景”名单,2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入选五条具有代表性的湖南省工业旅游精品线路。此外,洞口县古楼驿生态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4A级旅游景区;4家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5个省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重点镇(乡)以及1家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已进行现场验收,结果暂未公布

旅游营销推广效果显著。制作邵阳美食旅游地图1张,发布工业旅游精品线路1条、推出美食文旅精品线路4条;与永州、益阳联合推出168旅游消费一卡通,落实“宝庆人才卡”之“奇美邵阳”文旅消费一卡通采购任务949张;组织开展“来邵阳过23℃的夏天”邵阳市夏季旅游产品(长沙)推介会,迎来首趟旅游专列;成功举办“20245·19中国旅游日邵阳宣传活动暨绥宁苗族四月八姑娘节”活动、2024湖南省体育旅游节暨中国桨板超级联赛·第三届天子湖桨板公开赛、第三届邵阳旅游发展大会等品牌文旅节庆活动,邵阳知名山地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美誉度持续提升

(二)文化事业持续繁荣

参加第八届湖南艺术节成绩喜人。群文节目方面,获作品类“三湘群星奖”最佳作品奖6个、优秀作品奖5个、项目类“三项群星奖”1个;获“三湘群文之星”奖2人,齐白石艺术奖(书法)、优秀摄影作品奖各1人。此外,4个群文节目跻身全省13个重点扶持节目,有望代表湖南参加2025年中国艺术节,冲击全国“群星奖”。专业舞台艺术方面,捧获“田汉大奖”“田汉新创剧目奖”各1个,与长沙市并列排名第一;获“田汉小剧目奖”2个、“优秀复排展演剧目”3个,18个单项奖排名全省第一,创历史最好成绩。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增强。一是用心用情抓好“免费开放”。全市各类文化场馆以文化活动为抓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老百姓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今年预估人均接受文化场馆服务次数将达到4.11二是统筹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206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最终评特级文化站4个、一级文化站29个、二级文化站57个、三级文化站111个,上等级率97.57%三是公共文化服务造血功能得到增强。2024年省文化综合发展专项资金201万元,组织选派基层文化工作者80余人次参加文化和旅游部、省文旅厅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培训,参训范围不断扩大

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成功举办“龙腾盛世 幸福邵阳”2024年邵阳市春节联欢晚会,整场晚会精彩纷呈、大气磅礴,广大市民奉上一场精美的文化盛宴。精心组织2024年龙腾虎跃——邵阳市元宵佳节线上灯谜竞猜活动,吸引数千名市民参与;圆满举办“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锦绣湘村”——文旅志愿服务走进乡村旅游目的地活动助力武冈市第二届“浪漫扶塘 桃花有约”桃花文化推广周;此外,还陆续举办了2024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系列活动“悠悠粽情 话说端午”“我们的节日•端午”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以及“宝庆群艺汇”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全市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得到丰富。

(三)遗产保护全面加强

文物保护成果不断巩固。有序开展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工作,全1657处三普文物点的复核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复核率以及复核完成时间排在全省前列;新增第十二批省保22处,与现有省级文保单位合并项目5;完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指挥所旧址、姚喆故居、蔡锷故居等革命文物安全检查;完成袁国平展览布展大纲编制和2000余件影像资料收集、姚喆故居修缮及姚喆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陈展大纲编制工作;持续进绥宁上保、大团侗寨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评选入库。

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一是文博宣教工作步入新阶段。开“博物馆进校园”主题宣教活动5青少年文博知识不断丰富;节假日期间推出“博纳百川·欢庆春节”主题活动等公益活动9场,近10人参加。二是“到博物馆去”已成为社会新风尚。全市文物保护单位和博物馆年接待观众游客近500万人次,博物馆变得更加“触手可及”,成为一种普惠性的文化福利,也为邵阳旅游增添地域文化底色。三是博物馆自身建设不断加强。顺利完成市博物馆馆藏文物数字化修复项目;圆满完成年内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共征集文物400余件套;推动革命文物征集工作,完成革命文物征集信息2000余件;新增2处乡村博物馆,市内博物馆数量将逐年递升。

非遗保护传承进一步加强。一是非遗领域捷报频传。隆回县非遗保护中心荣获“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城步苗绣传承人伍前金荣获“湖南省第二届湖湘工匠”称号获评省级非遗工坊2个、省级非遗村镇117个项目被列入全省第六批非遗代表性目录28人被列入第五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我市省级非遗项目53省级非遗传承人达53人。二是“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节假日期间,各类非遗表演在全市各大旅游景区上演,瑶家峒歌表演花瑶风情展演苗族民间技艺表演不断助力全市旅游产业发展三是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花瑶呜哇山歌入选CCTV-1)《非遗盛典》节目内容;各类非遗项目纷纷亮相湖南非遗购物节湖南省第三届非遗博览会法国巴黎国际博览会对外影响力持续扩大。

(四)广电行业安全有序

行业管理安全规范。以保障新中国成立75周年安全播出为重点,开展安全播出检查8次,开展各类演练35次,组织相关培训19期,机房维护检测115次,筹措资金对相关设施设备进行扩容升级,全年未发生重大安全播出事故;有序推进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地面数字电视700兆赫频率迁移工程受到了省广电局的通报表彰;全力推进应急广播体系项目建设,市级平台及三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项目顺利通过终验;开展全市境外卫星电视传播秩序专项整治,累计拆除卫星设备1190套,行业管理进一步规范

广电传媒健康有序。严格督促市县广电媒体执行节目三审制、重播重审制和先审后播制,指导市县广电媒体开辟专题专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扎实开展全国两会系列报道。切实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定时召开宣传管理和安全播出工作形势研判分析会议,促进宣传导向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确保舆论导向万无一失。每月编辑一期《邵阳广电监评》,对播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并责令整改,对亮点工作进行推荐,得到市委相关领导和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高度评价。

公益节目欣欣向荣。创办邵阳首档融媒体理论宣讲栏目《邵声悦耳》,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获2024年湖南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扶持奖;广播节目《花季雨季》入选湖南省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扶持节目。报送参评湖南新闻奖、广电奖、广告奖、信息奖作品200多件,获评省新闻奖二等奖2个、三等奖2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全省创新创优节目评比中,获奖5个,名列全省14个市州台第四;在全省公益广告大赛中获评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名列全省14个市州台第二。

(五)体育事业再创新高

竞技体育实力不断增强。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邵阳籍运动员伍鹏获得男子速度攀岩银牌,实现邵阳输送运动员奥运奖牌零的突破;组织33只队伍共计956名运动员参加2024湖南省青少年体育锦标赛,获得42枚金牌、50枚银牌、80枚铜牌,其中击剑位列金牌榜第二名,柔道、赛艇位列金牌榜第三名。

后备人才培育更加完善。以“奔跑吧·少年”为主题,结合邵阳特色体育项目及特有文化,创新活动内容、形式和载体,面向全体儿童青少年开展特色主题体育活动,全年共开展活动22次,参赛运动员2运动员选拔培养机制更加完善。承办2024年“侨心杯”全国少年足球邀请、2024年湖南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2024年湖南省校园中国式摔跤比赛,体育影响力不断扩大,有力鼓舞全市青少年加入体育竞技队伍、培养更多后备人才。

群众体育持续健康发展。全年累计投放路径器材168套、农体器材60套、“国球进社区”投放乒乓球台60张,乡镇社区健身设施得到更新和补充;开展各类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近10期,培训人数近千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不断壮大;全市8家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实行了低收费免费开放,开放时间、开放要求均按照国家总局开放规范落实到位;成功举(承)办了2024年第一届全国全民健身大会气排球赛(华中区)、第四届女排魂中国梦气排球湖湘行系列活动、2024年第三届天子湖全国桨板赛和2024年中国健身休闲大会(绥宁站)等高规格体育赛事。体育公园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湖口井体育公园建设已进入政府采购流程、双清区紫薇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已获批准、邵东市昭阳体育公园成功列入2025年省局支持项目;武冈市体育中心建设已步入快车道,10月份已开工建设。

(六)市场秩序平稳稳定

法治建设持续推进。入开展“法治进文旅场馆”活动,加强旅广体领域普法宣传,全年线上线下累计宣传10余场、发放宣传读本3000余册、与游客互动2000余人次;持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部门抽查和跨部门联合抽查机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行业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全面强化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目前,我局规范性文件存量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率达100%

文旅市场规范有序。召开全市文旅领域顽瘴痼疾综合治理工作推进会议,推动形成常态长效综合治理格局,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万余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场所6千余家次,立案调查百余件。组织开展网络文化、“利剑”、“不合理低价游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各类专项整治行动,向公安机关移交涉嫌非法印刷出版物案2起和涉嫌非法印刷发行封建迷信书籍案1起,注销文化娱乐经营场所经营许可证2家,接处旅游投24有效规范市场秩序。组织各类执法业务培训6500余人次,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不断强化。

安全生产落实到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聚焦景区安全风险、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旅游包车安全等,以隐患排查和事故防范为重点,深入开展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全年组织开展相关检查7次,发现并整改隐患线索169,全年无重大安全事故。开展行业单位安全生产培训1次、系统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1次、线上消防安全知识培训1,不断强化从业人员和经营者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主体责任意识,全市文旅广体领域安全有序生产

(七)中心工作务实高效

党建工作深入推进。一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局党组先后召开4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暨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研讨,全系统党组织书记讲纪律党课26次,党员、干部讲微党课36次,观看警示教育片585人次,参加实践活动323人次,党纪学习教育取得扎实成果。二是夯实党建工作基础。深入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市博物馆、市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党支部被评为“四强”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2名、吸收入党积极分子6名,党员队伍不断充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做好了凝聚共识工作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作《种子方舟》《清官李蛮牛》等清廉题材作品,制作了“正家”视频,清廉文化建设不断推进;深入开展正风肃纪集中整治百日行动,查处、处理违规违纪案件6起,干部作风持续优化。

乡村振兴工作扎实开展。全局系统在隆回县、大祥区有三个驻点帮扶乡村振兴工作队,今年派出5名党员干部进驻涣散村任第一书记。10名同志扎根乡村,奉献农村,与驻点村群众打成一片,努力开展党建工作,积极摸索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取得了较好效果,得到了村民一致好评。

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精心选配各二级单位班子成员、中层骨干和局机关中层干部,全年研究人事工作6次,提拔副科以上干部18人,其中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占30%充分调动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新招录30岁以下公务员3名,引进硕士研究生3名,公开招聘考试录用编内职工29人,大大缓解了专业人才紧缺、职工年龄老化的矛盾。

财务和国有资产管理更加规范。编制部门预算,落实2024年经费4千余万元,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千余万元,为全市文旅广体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修订和完善3项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规范;全年电子卖场采购项目 38项、大额招投标采购项目 6项,得到市政府采购办好评;清理往来账款4笔,局机关新增固定资产做到账表相符、账物相符;认真做好的审计整改工作,整改进度达到68.75%

综合协调与服务保障持续优化。圆满完成建议提案答复工作,全年办理市人大建议、政协提案73件。加强市委全会决策部署、市政府重点工作等重大工作和领导交办事项的督办抓好系统内安全生产与综治维稳工作,加大对局属单位检查力度,确保安全。进一步规范机要和档案管理工作,完成政务微信集约化整合,办文效能有效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市场主体不强。邵阳现有300多家规模以上文化旅游企业中,产值过亿的企业不到10%,大多数企业规模小、旅游经营单一,产品竞争力不强,缺少“领航型”骨干文旅企业,影响了全市文旅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二)旅游市场核心吸引不够。外省游客和多日游占比偏低。究其原因,还是提供的旅游产品过于单调,缺乏市场引爆点,因此难以吸引外省游客,也难以留住来邵游客。

(三)改革历史遗留问题突出。我局经过了多次改革,直属二级单位邵阳剧院、红色影剧院、演出公司等三家公司和原市旅游局下属的旅游服务公司存在着医保欠费等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电影公司存在改革问题,亟待解决。

(四)专业艺术人才短缺断层。我局业务专业性强,但全系统内转业干部多、专业干部少,尤其是在花鼓戏、祁剧等人才需要从小训练的传统剧种领域,专业人才更是青黄不接,存在人才断层的风险。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自身建设,抓好重点工作。一是强化党的建设。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继续强化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将党纪学习教育与廉洁文化建设相结合,促进党员干部队伍作风持续好转,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对标“四强”要求,抓好“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深化“三表率一模范”机关创建,激发党员队伍、党务干部争先创优活力。二是抓牢意识形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制定意识形态考核评估标准,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意识形态风险研判,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有效防范和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守好文旅广体阵地。三是做好财务规划。组织局机关及局属各二级单位做好2025年零基预算工作,及时拨付资金,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经费保障;做好2025年文化、旅游、广电、体育等项目资金的申报及中央、省级、市级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评价工作,确保合理合法使用好每一笔经费;修订系统2025年度的内控制度,有效控制管理成本,节约不必要的开支。四是续推动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妥善推动电影公司改革和邵阳剧院、红色影剧院、演出公司、旅游服务公司的改革遗留问题化解,统筹解决好人员安置、资产处置、债务化解和待遇保证等具体问题,进一步守牢安全底线。

(二)深化融合发展,推动产业升级。一是开展好全市旅游资源普查,编制好“十五五”文旅广体融合发展总体规划。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科学谋划一批重点融合项目,增强招商引资竞争力。三是积极培育新业态旅游(示范)基地,大力发展“演艺+旅游”“体育+旅游”等,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四是办好第四届邵阳旅发大会等文旅品牌活动,探索市场化运营模式。深耕精品文旅产业链,在加强项目建设、丰富产品供给、培育市场主体、扩大文旅消费等方面精准发力。六是加强区域合作,对内进行资源整合打造“十个一批”精品文旅项目,抓好10条旅游精品线路建设,形成全域旅游格局,不断打响邵阳知名山地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知名度;对外积极参与雪峰山区域旅游联盟、南岭旅游联盟,共同推广旅游线路,提升区域旅游整体影响力。

(三)繁荣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市。一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制定我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标准(2026-2030年),持续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和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二是加强文艺创作生产和引导。重点围绕“中国艺术节”“乡村振兴”和 “文旅融合”等主题,加强文艺创作引导,推出优秀文艺作品,讲好新时代邵阳故事。三是促进文艺院团发展。指导和推进国有文艺院团内部机制改革,促进文艺院团持续健康发展;组织大型祁剧《清官李蛮牛》、花鼓戏《富在深山有远亲》进行全市巡演,扩大本地传统剧目影响力四是持续强化专业艺术人才培养。通过湖南省祁剧保护传承中心与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联合举办“中等戏曲表演专业艺术人才祁剧班”培养30名祁剧后备人才(演员26名,演奏员4名,年龄为12周岁左右),解决专业艺术人才短缺问题。五是推进市文化艺术中心安全隐患整改市政府进行相关经费批示后依法依规进行招标,一一妥善整改。

(四)珍视文化遗产,强化保护传承。一是着力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积极申报全国重点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项目资金;继续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二阶段工作;组织开展革命文物认定与保护等工作。二是着力推进文物活起来。围绕文物保护利用“六大工程”,深入推进文物跨领域融合,加快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邵阳段)等重点项目,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三是着力守护文物安全。部署开展全市文物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承办好全省文物安全培训班;强化文物安全巡查检查,提高文物安全防护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水平。四是着力提升非遗保护传承能力。抓好全市非遗工坊建设,办好非遗培训班。五是着力扩大本地非遗影响力。举办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系列宣传展示活动,参加全国全省性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不断强化对外文化交流。六是着力加强非遗资源的挖掘阐发。抓好非遗进景区示范点建设,推动我市“非遗+科技”“非遗+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五)推进广电事业,守牢思想阵地。抓好舆论导向管理,落实主流媒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主体责任;严格贯彻落实总局62号令及国家、省、市相关文件要求,夯实安全播出保障工作根基;重点推进邵东市应急广播体系项目建设;做好广播电视节目创新创优工作,力争推出更多精品广播电视作品;开展广播电视“黑广播”、有线(无线)网络、酒店宾馆境外电视接收、市场地面卫星电视接收设备销售专项治理,净化广电市场环境,守住意识形态主阵地,确保广电行业健康持续发展。

(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落实好全国第七次国民体质监测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统计工作;办好邵阳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联赛和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持续推动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和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举办“奔跑吧·少年”全市中小学生6个以上项目的体育比赛,不断丰富中小学体育活动;加强全市业余训练网点建设,夯实业余训练基础,力争至少一所县级体校恢复业余训练职能;创建一批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校,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配合市教育局承办好湖南省第六届中学生运动会。

(七)强化市场监管,促进行业发展。抓牢行业安全生产,确保文旅广体市场发展平安有;优化政务服务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文旅广体市场涉企证照电子化,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各类专项整治,推进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市场经营秩序;持续开展“游客满意在邵阳”活动及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加强行业人才培育,指导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民宿开展星级评定创建,指导文化场馆、旅行社、景区等开展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创建,深化文旅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共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

2024129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邵阳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

联系电话:0739-5323270